时间:2023-05-16 23:48:45 | 浏览:55
走进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田坝乡联合村沟边组李学美经营的田螺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间一片美丽的梯田,阳光投射到水汪汪的梯田里,金波闪闪,十分壮美。走近细瞧,鱼儿游动、田螺满塘。
站在水塘旁,李学美捧起一大把田螺高兴地说:“今年田螺长得不错,个头很大!估计在今年10至11月份就要收田螺啦!”
联合村地处偏远,阳面田很少,大多都是山垅田,经济效益不高。多年来,随着年轻人不断外出打工,山垅田经常有野猪造访,加之开发劳动强度大,很少有人愿意耕作。“这些原是荒废多年的山垅田,心里觉得可惜,总想把这些丢荒的田地利用起来。我从网上了解到田螺十分热销,又到县城看到田螺夜市非常火爆,市场对田螺需求很大,田螺供需失调,市场求大于供。而这里四周环山、森林茂密、山泉水贯穿其中,非常适合养田螺,所以我就想试着养田螺。”李学美介绍道。
就这样,2021年,李学美将闲置的山垅田改造后,建成养殖田螺的小池塘。这些山垅田经过挖深、填高两道简单的工序,就可用来养殖田螺。只需将山垅田挖到一米左右的深度,利于田螺过冬,另外将田埂加高加宽,防止田螺“逃走”,这样既简单实用又能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李学美来说,田螺可以净化水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养殖成本低,一次性投资可以终身受益。基地养螺管理到位,依靠田螺生长速度快和繁殖能力强的优势,第二年每亩就收获了200多公斤田螺,螺苗以4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每亩可以创收近1万元。
田螺养殖创业成功后,李学美仿佛打开了一扇特色产业的大门,谈到今后的发展,李学美充满信心,他决定把田螺产业做得更大,带动身边的群众发展田螺养殖业,“抱团”致富,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云南网记者 沈浩 通讯员 周洁 摄影报道
蜈蚣也叫千足虫,是很好的一种中药材原材料,蜈蚣具有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很高。蜈蚣在立夏左右繁殖,一年繁殖一次,数量在50条左右。这是蜈蚣的生理习性。蜈蚣必须要立体养殖,蜈蚣池必须要建的适合蜈蚣生存。1个平米养殖蜈蚣在50
日前,在大坪乡地慢村的牛蛙养殖基地,1000万余只蛙苗活蹦乱跳,甚是可爱。这是该村在2021年4月引进的牛蛙养殖产业,对于这个新鲜产业,村民们都满怀期待。“地慢村生态环境非常好,具有丰富的冷水资源,气候冬暖夏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田螺是人们都很喜爱的食品,但野生的越来越少。近年来,很多养殖户开始仿自然塘养田螺,可以在塘中种植少量水草,给田螺提供栖息和避暑之地,再放置一些树枝和石块,养殖田螺已经是农村致富的新项目。对池塘的要求不高,面积大小都无妨,在
导语:田螺在市场上非常受到欢迎,口感很不错,现在养殖田螺的人也多了起来,应该算得上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创业项目。在农村非常受到欢迎。田螺是我们国家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水产品,在市场上面是非常受到欢迎,虽然说肉比较小,但是适当的烹饪之后口感特别的棒
田螺是一种水中爬行动物,过去在农村田地、小溪、河流中比较多见。可是现在野生田螺已经少见了,因为水域的污染和肆意捕捉过多造成的。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田螺大部分都是人工养殖的,可以卖到8元一斤,那么今天就来说说田螺的养殖前景。一、田螺养殖前景不
田螺吃水底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以及水中的浮游植物、青苔等自然界食物,也吃人工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各类动物下脚料、鱼内脏、青菜、蔬果、菜叶、米糠、豆饼等食物。它们的抵抗力强,不宜患病,繁殖能力也很强,一般农村的水田、沟壑、池塘都可以养殖,养
在水中堆放有机肥、禽畜粪便、厩肥或稻草等有机肥料都可以使养殖田螺的池塘变肥,这有利于培育可供田螺摄食的浮游生物,对于田螺的生长也有好处。在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水质不受农药、化肥的污染,定期清扫池塘内的杂草和草根,根据田螺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投
日前,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宏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田螺养殖基地,该合作社经理王武朗正拿着捕捞网在田里打捞田螺,打包后运到柳州市内各大批发市场销售。打捞工作结束后,便往田里洒下饲料,等待下一批田螺的丰收。据悉,目前鹿寨县螺蛳养殖达2300
稻田新工艺养殖田螺试验杨 军等田螺适合在田、池、沟、低洼地、湿地等浅水地方栖息生长。近年来,田螺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逐步从野生捕捞转变为人工养殖,尤以稻田养螺发展较快。目前稻田养殖田螺常规养殖方式,一是对稻田不做改造,按原插秧布局或隔开1行
田螺是我国生长的一种淡水螺,属上等保健食品。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田螺应该如何进行人工养殖?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系教授张玉贵作了以下详细介绍。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养殖,特别在自贡等地已进入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