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00:38:21 | 浏览:14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位外地朋友给我们寄来了一份调味茶,据说香气很不错,是茉莉蜜桃口味的白茶。
与常见的茉莉花茶有所不同,它是通过调味组合而成的,并非采用传统模式的鲜花窨制。
打开一闻,刚拆开快递箱,便能闻到阵阵浓郁的花香。
花香妖娆极了,哪怕隔着包装袋去闻,香味依旧有些发冲。
拆开内包装,里面是三角茶包造型,依稀能看出已经被切碎的白茶叶片和白桃果干。
凑近去闻,蜜桃味和茉莉花味比较明显,少有茶香的存在感。
据那位外地朋友介绍,这样的新口味茶品在她们当地很流行,很多年轻一代新茶客会特意买来,专门用于夏天冷泡茶。
朋友经过亲自尝试后,发觉的确如此。
直接用热水泡,碎茶滋味浸出快,茶味易浓,并且茶香太过浓重,闻起来不舒服。
冷泡的话,香气会淡雅清新许多,茶味喝着更清甜,没那么浓苦。
只不过那位老友的脾胃偏弱,饮食忌生冷。尝试了一两回冷茶后,隐隐感觉不舒服,也就没敢继续跟风。
但朋友身边,热衷于喝冷泡茶的人很多。
于是特意寄来,让我们顺道试喝看看。
想知道这样的新式茶和传统茶,究竟差在了哪?
《2》
听完茶友描述,再结合那盒茶的初步表现,就知道情况不妙。
因为它的茶香太冲。
真正的顶级好茶,茶香不能发冲偏腻。
香气清新自然,淡雅舒适,才算有高级感的茶香。
因为它的茶味偏苦。
哪怕有了果干调味的加入,依旧难掩茶叶自身苦味。
可想而知,这样的茶叶原料品质并不高。
一旦脱离了调味,脱离了蜜桃香和白桃果干的风味加持,单独喝这样的茶味,只会让人感到苦涩无比,平平无奇!
因为它经不起沸水的考验。
茶圈内有句名言——好茶不怕开水烫。
真正的好茶,不会轻易被沸水泡浓、泡苦。
除非这款茶叶本身品质够呛,含有较多苦涩物质,所以才会在沸水冲泡下直接暴露马脚。
据说这样的一盒新式茶,一共12泡,60克。
优惠价之后,每份茶的单价也要接近一百,谈不上便宜。
从喝茶的性价比看,比起买这样茶叶原料品质一般,经不起沸水考验的“冷泡专用”调味茶。
选一罐高山白牡丹或者春寿眉新茶,会更划算。
毕竟,三角袋泡装的新式茶只能泡一次,并不耐泡。
品质稍好的高山白茶,用盖碗冲泡,轻轻松松就能泡到七冲、八冲之后,用掉半壶水不成问题!
近些年每到夏天,冷泡茶就会引起不少热议。
提到“冷泡”二字,茶叶圈子里经常是新茶客“跃跃欲试”,老茶客“敬而远之”。
毕竟颠覆传统的冷泡方式,难以呈现出全面的好茶精髓。
泡好茶,离不开沸水。
冷泡茶这种新奇做法,一时尝鲜倒也罢了,长期饮用并不适宜。
近段时间里,后台陆续有收到不少关于冷泡茶的留言问题。
林林总总盘点起来,这3个问题有必要逐一分析。
《3》
一、六大茶类里,芽叶细嫩的茶叶都适合冷泡?
网上看到一段讲解冷泡茶的视频。
按对方观点,六大茶类里绝大部分茶叶都适合冷泡。
几乎所有的绿茶、黄茶,夏天冷泡着喝更爽口。
白茶的话,除了老白茶以外,都推荐冷泡。
乌龙茶里,除去武夷岩茶、传统型铁观音外,诸如清香型铁观音、高香型的单丛茶等,冷泡着喝,又香又清新。
红茶冷泡的话,推荐选香气浓郁的祁门红、正山小种。
茉莉花茶,冷泡更好喝,花茶冷泡出来茶味更鲜香。
至于普洱、以及那些压成茶饼、茶砖的茶叶,不做冷泡推荐……
这番经验之谈,乍一听有一定合理之处。
但话锋一转,对方紧接着总结。
六大茶类里,单看茶叶外形,芽叶细嫩的好茶适合冷泡。
看发酵程度,发酵程度轻的茶,冷泡更好喝。
单看茶香,闻起来香气馥郁的茶类,冷泡之后风味会更加惊艳。
不过在这里,村姑陈想要提醒大家,喝冷泡茶之前千万要三思。
内质丰沛的好茶,只冷泡,难以浸出深层的茶味物质。
白毫银针这样的知名好茶,盲目推荐冷泡,实在太浪费。
不论外形细嫩与否,不论发酵程度高低。
有条件的话,还是用沸水逐次冲泡,更能真实还原出好茶本色!
《4》
二、冷泡茶不易将茶味泡苦,茶叶养分保留更充足?
冷泡茶因水温不足,茶味浸出有限。
但论茶味效果,冷泡茶的确不易将茶汤滋味泡苦。
但背后的代价是,连带着鲜味、清甜、醇厚、饱满、回甘、生津等饮茶体验,一并打了折扣。
对优质好茶来说,冷泡无疑是浪费好茶潜力;
对劣质茶叶而言,冷泡属于极佳的“遮羞”手段,能掩盖自身苦涩浓烈的缺点。
一前一后对比,真相不难看清。
冷泡茶不易将茶味泡苦一说,没有可取之处。
再说了,沸水泡茶更能有效激发茶香,浸出茶味。
沸水冲泡,并不会破坏好茶养分。
何谈冷泡茶更能保留养分一说?
以茶香展现为例。
冷泡茶激发出来的香气,远没有热水泡茶来得馥郁。
因为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有高沸点、中沸点、低沸点之分。
滚烫沸水泡茶,高扬茶香立刻会扬起。
随着水温自然下降,中低沸点的香气会陆续释放。
而冷泡茶因水温低,温度不足,高沸点的香气物质压根没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5》
三、和热水泡茶相比,冷泡茶做法更简单?
圈内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冷泡茶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泡茶方法简单。
不讲究茶具,随便用玻璃杯、玻璃瓶都行。
不讲究泡茶手法,没有注水、出汤、沥干等繁琐要求。
不讲究浸泡时间,“冷水泡茶慢慢浓”,泡上三、五个小时再喝也不迟。
不需要烧水泡茶,出门在外最简单的冷泡做法,就是往矿泉水瓶里加点茶叶,放上数小时后就能倒出来喝,没有任何操作难度。
话虽如此,实际上却没有这么容易。
从泡茶效率看,冷泡茶远不如传统热水泡茶。
烧水泡茶喝,烧一壶水仅需数分钟。
水沸后,往盖碗内注入沸水,立刻合盖出汤。
短短数秒,将茶汤倾倒而出后,用公道杯分茶。
将茶水倒入品茗杯后,细细品尝即可。
当你口渴心烦意燥之际,喝几杯又香又滑的茶汤,会更舒心。
而常温冷水泡茶,短时间内压根泡不出味道。
起码要三、五个小时之后,才能有些许茶味浸出。
论泡茶效率,着实太慢。
论茶味风采,比起冷泡半天后再喝,现喝现泡来得更好!
《6》
近些年,茶圈的新潮喝茶方法,远不止冷泡。
还有涵盖各式调味茶、水果茶等。
比如,青柠红茶、蜜桃乌龙、菊花普洱、陈皮白茶。
比如,新鲜葡萄剥皮榨汁后,加入茉莉花茶调味。
再比如,煮一壶浓浓的红茶作茶底,加芋泥,加椰果,加各式小料。
各式新奇喝茶方法,可谓层出不穷。
但从经验之谈看,好茶不需加料。
往茶汤里加入过多的外来之物调味,反而喝不准好茶本味。
返璞归真,回归本心。
简单喝茶,更能看清好茶的真面目!
天热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沸水冲泡白茶也要分季节?冬天合适沸水泡茶,春夏还是冷泡茶?
冷泡茶、冷萃茶,夏天喝白茶,这四点真相和你想的真的是一样吗?
空腹喝茶、深夜喝茶、喝浓茶、喝劣质茶,春节期间喝茶的四个禁忌
一喝茶就失眠,是平时喝茶量太少?还是泡茶时喝太浓?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夏天选择什么样的发型比较好呢?对于男士朋友来说,两侧铲短绝对是正确的选择,越剪越帅气,今天为你带来了100多款,赶快挑一挑,选一选,拿着照片去找你的专属发型师吧。两侧铲短的男士发型真的特别多,圆寸头就是其中一种,整体推着短短的,相对也比较整
男人到了夏季,剪一款短寸发型,不仅清爽利落,又非常有型,但是寸头并不是每个都适合。很多网友要求推荐一些好看又不热,还不能老气,最好是时尚流行的类型。说实话,男士的发型基本样式都差不多,区别就在于细节的不同。为了满足各位粉丝的要求,本期教你弄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对于环境的热度,空调能帮您降下来,那体内的呢?别怕,五花茶帮您忙!万变不离菊花、金银花五花茶,由五种有一定治疗功效的花配伍炮制而成。五花茶有两种基本花:菊花和金银花。菊花分白菊和黄菊。白菊花清肝明目效果好,眼睛干涩、口干
最近广州雨水增多,白天经常是晴一阵雨一阵,暑气和湿气重。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丘振文介绍,在这种时节,有一味凉茶可助消暑去湿,对预防夏季风热感冒有用,它就是“五花茶”。所谓“五花茶”,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药食同源的花一
入夏后易上火,无论有钱没钱,常喝3款菊花茶,清清爽爽过夏天如今已经进入5月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天的脚步也是越来越近,很多人容易出现嗓子疼、长痘、眼睛干涩等上火的问题,而据《本草纲目》记载:“菊者,性寒,味甘,微苦,可下火降躁”。因此在春夏
近期天气逐渐升温,气候也开始变得干燥,这时候很多人容易出现长痘、嗓子痛、眼睛干涩等上火问题,。《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菊花性寒,味甘,可下火降燥。”用它来泡水喝,既能解渴解乏,又能预防上火,因此建议大家无论有钱没钱,都要常喝菊花茶。面对鱼龙
夏天喝菊花茶有讲究!牢记“2喝2不喝”,喝对好处多如今马上就要到夏至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稍有不慎就会有上火、焖痘的情况,这时候对于饮食就要格外注意,夏天本就炎热,人不愿意动是常有的事,在平常的饮食方面,最好还是吃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不然就
大自然中有非常多宝贵的馈赠,尤其是在农村的野外,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名贵的药材,金银花就是常见的一种,我们对金银花应该都不陌生,而且应该有很多朋友都喝过金银花,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金银花可以说是解暑祛火的神器。金银花虽然好,但我们在喝金银花时
茶对慈禧来说,不仅是解渴的饮品,还是用来养生的。慈禧深谙喝茶可以养生的道理,因此对喝茶这件事极为讲究。 慈禧一年四季会选择不同的茶来饮用,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慈禧会在夏天时经常饮用。 慈禧是这样泡饮金银花茶的:先
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药用功效1、抗菌及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