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23:05:44 | 浏览:1882
天才总是不被理解的。
曾几何时人类羡慕能在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想象自己有一天也能飞翔在半空中。
一件圣诞礼物让莱特兄弟对飞翔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在天空飞翔的美梦。
在探索飞行的10多年里,他们受了无数次的伤,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造出了成功飞行的飞机。
人类千年的飞行梦在这一天终于实现了。
他们也曾经历过不理解,被众人认为做着不切实际的梦。但是最后的结果告诉那些误解他们的人: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没什么区别。
如果说茶圈中令人不理解的事情,那一定是普洱茶了,普洱茶究竟是黑茶还是另外一种茶类?好好的茶叶为什么要压成饼状?
绿茶作为一种常见茶类,是以散茶的形式进行售卖的,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误解:茶叶都是散茶。
确实散茶取用方便,喝惯了散茶,突然塞给你一饼圆溜溜的茶饼,真是一头雾水。
但是饼茶的存在,真的没有意义吗?
压饼原因一: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被喝茶人封为圣经的陆羽《茶经》中有这样的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这时候已经有了饼茶。
到了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将鲜叶采摘后经过加工后用龙凤模具压制而成的龙凤团茶饼,这种茶饼当时是进贡给皇室的珍品。
可见茶叶压制成饼的做法古来有之。
只不过古代是鲜叶直接压制,而现代是将杀青处理后的普洱茶经过高温加湿使茶叶变软好压制定型。
我们肉眼可见的改变是茶叶用松散的结构转变成了规整的形状,肉眼不可见的变化在茶叶内部悄悄发生着。
压饼后,普洱茶叶片中的细胞壁进一步破裂,细胞中的细胞液成为了粘合茶叶最好的原料。
使普洱茶的转化更加充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存储后,普洱生茶鲜爽不失醇甜,普洱熟茶醇厚不失回味。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原因就在于此。
压饼原因二:体积较小,存储方便
一些茶友喜欢喝茶之前先把茶饼撬成大小合适的茶块放进紫砂罐里,随喝随取。
但是原来一饼小小的茶饼撬散之后,体积却大了一倍不止,相比紧结的茶饼,茶块体积相对蓬松,已经让一些茶友存放的时候有些头疼了。
那如果是更加蓬松的散茶呢?
难道真的要像郑渊洁一样买房子放读者的来信一样,买房子专门存茶吗?
这时候体积小的优势就出来了,相同的空间里,饼茶可以存放更多。
压成饼状的普洱茶,叶片之间的间隙小,叶片紧密相贴。减少了体积,降低了存茶门槛,只要保存得当,普通人也能喝上老茶,存茶的魅力还在于未来无限可能的转化空间。
家里能够用来存茶的地方就那么点,还需要考虑生熟不能混放,这种情况下,买饼茶是最合适的。
压饼原因三:减少接触,转化可期
我们为什么首先选择将普洱茶压制成饼状,而不是其他形状?
因为在相同体积下,球形的表面积是左右形状中最小的,其次是圆柱形,但是考虑到运输便利,所以古人在压制普洱茶时,大多选择近似圆柱形的饼型。
表面积小也就意味着茶叶表面与空气、阳光的接触面积更小。
叶片中的多酚类物质、叶绿素、维生素等物质氧化速度降低,可以更为长久地保存。
而且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结果建立在普洱茶氧化速度均匀的基础上。
如果外层转化速度过快,外层的茶叶经过较长时间存储后,就会失去原本的香醇,变得寡淡无香,容易变质。
变质的茶叶吸水性增加,使得整个普洱茶的转化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收到一饼普洱茶的第一时间需要判定饼茶的松紧度,决定收藏还是直接喝。
松紧合适的普洱茶才能让氧气慢慢深入内部,普洱茶饼转化均匀,不会造成局部过于潮湿的情况。
普洱老茶的沉稳甘甜,是许多人心之所向。
过去一直认为好茶不压饼,因此压制成饼的普洱茶一直不受大众喜爱。
但现在,我们用事实证明了普洱茶的优秀。
喜欢喝散茶的茶友,没有必要过分贬低饼茶。
散茶、饼茶,说到底只是茶叶的不同形态罢了。
普洱饼茶的出现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为选择的原因,都是符合存在逻辑的。
我们需要有一些不同声音存在,才能引发我们的探索,才能发现发现喝茶中的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