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48:04 | 浏览:145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近期遇到个提问量“很密集”的问题。
先说第一观感,选择喝5年以上的老岩茶,本身就要冒一定风险。
从淘茶经验看,超过3年、4年的岩茶。如果没及时复火,存茶状况并不乐观。
平日喝岩茶,主流是选3年以内的茶,倒推过去,即2022、2021、2020年的岩茶。
这样选,相对更稳妥。
更早之前的岩茶,到现在还是没喝完,喝茶前要仔细检查,看有无变味异样。
检查过后,才能放心饮用。
提到这茬,并非是一棒打死全部的老岩茶。
只是,岩茶褪火后,本应尽早喝完。
处于风味盛年期的岩茶,少有遇到怪味多多的糟心事。
超过适饮期后,寻到精品老茶的概率很低,需要靠运气。
不然会像题主那样,遇到形形色色的怪味茶。
喝着发酸,带普洱味、糯米味等,仅是其中之一。
《2》
一、老岩茶喝出梅子味是怎么回事?
存茶发酸了。
梅子味,是茶味发酸的婉转表达。
放了超过5年的老岩茶,茶味发酸是一道很难迈过去的坎。
可以这么说,只要能解决发酸和返青的问题,老岩茶也不至于变成现在的边缘地位。
因为,老岩茶里能做到不发酸、不变味的,实在是少数。
要求做青做透、焙火焙透彻,储存过程方方面面都要照料到位。
一着不慎,都会导致茶味发酸。
换个说法,是进入老茶的“酸期”。
岩茶圈内,有人信奉这样的说法。
认为存岩茶时,哪怕底子再好的岩茶,都必不可免会进入酸期。存放3-5年,是岩茶转酸的高峰期。只要过了这个阶段,不用过多干预,情况也会慢慢好转,茶味喝着不再明显发酸,但醇香依旧……
从现实情况看,这种观点多少有些站不住脚。
存出酸味的岩茶,内在茶味或多或少会有部分亏空,后期即便酸味变淡,茶味好转的几率也不高。
存老茶,不论存白茶、存普洱、存岩茶,大致要求都是一样的。
好茶以香清甘活为贵,最好一点都不酸。
一丝一毫都不酸,是最佳理想状态。但现实情况里,许多老岩茶泡开后喝入口,常会遇到微酸。
丝丝轻微酸味过后,转而能尝到醇厚甘醇的茶味,汤感醇,浆感明显,陈香明显。
这样的老岩茶,还能原谅。
怕的是,遇到酸味浓重,喝入口就像灌了陈年老醋那样,让人不堪忍受,喝了一口就不想再喝下一口。
这样酸味强烈,并伴随着强烈刺激的老岩茶,明显是严重存坏变质,不能再喝。
《3》
二、5年以上的老岩茶,为何会有普洱味?
再次分享下,某次喝老岩茶的经历。
早三、四年前,有位茶农朋友给我们寄了一泡老岩茶。
年份是真的老,是2007年的老丛水仙。
寄来的茶样也不多,就一泡。
拆开试喝之前,还挺期待的。
因为存了这么多年的老丛,的确少见,泡茶时值得认真对待。
沸水泡开后,实打实地将茶汤尝入口。
说实话,有些失望。
入口时,茶味偏酸,带有一股沉闷的气味。
干茶上、盖上、汤水里,都没有了半点焙火气息。
闭着眼喝,水仙的特征并不明显。
汤不醇,水不厚,也没有清新兰底。
气味闻着是沉闷的,滋味尝着也是闷闷的,像喝一泡跑味的老熟普。
总之,就是不像岩茶。
基于那次的喝老岩茶体验,麻花得出了总结。
但凡喝起来岩茶特征不显,品种特征消失,焙火气息消失,只剩一股苍老闷味,与其说是老岩茶,更接近劣质普洱味的老茶,一概是存太久,存变味了。
这种老茶拿到茶桌上,除了喝个“年份老”,能满足追求老茶的虚荣心外,半点饮茶的愉悦感都没有。
即便勉强能喝,不至于咽不下去,多喝也无益处!
《4》
三、老岩茶应该有“糯香”吗?
仔细回想了一番,没有。
岩茶的香气门类很多。
品种香、山场香、焙火香、树龄香、做青发酵香、年份香……
各类茶香名义,不尽相同。
但这里面,从没听过糯香、糯米香的说法。
茶圈里提到糯香,更多是普洱熟茶、黑茶传出来的。
提到“糯香普洱茶”,也不是茶叶本身陈化后带来的香气,而是依靠糯米香叶的添加。
熟普加工时,加入一种名为“糯米香叶”的天然植物,就得出了所谓的糯香。
稍微总结一下。
首先,糯米香不是老茶依靠转化出来的香气。
不论老普洱、还是老岩茶,单纯依靠后期陈化,不论存5年、10年、20年,都没有这种气味诞生。
其次,糯米香茶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多出现在云南普洱熟茶,和岩茶没有半毛钱关系。
最后,不是所有熟普都有糯香,前提是加入糯米香叶。
若是没有格外添加,茶叶本身不会具备这种特殊的香料味。
武夷岩茶加工时,绝对不会加所谓的糯米香叶。
因为,这压根不符合武夷山本地的制茶习惯。
好的岩茶,本身的香气就足够精彩。
以肉桂为例,桂皮香、花香、果香、蜜桃香、奶油香、焦糖香……
各种天然茶香,已经让人应接不暇,没必要再去加这种奇奇怪怪的香料!
《5》
茶叶圈子里,提到糯香,不得不顺带提一个相似概念。
即,糯感。
这是云南茶人习惯提起的茶味形容词。
好的熟茶,喝起来离不开糯感。
因为内质丰沛的好茶,茶叶当中的一系列滋味浸出到茶汤后,会增加茶汤厚度。
尝入一口,能感觉到茶汤如同米汤那样,带有丰富内涵物。
这种口感,云南人称之为“糯感”。
看了上述内容,不知茶友们会不会感到似曾相识?
所谓的糯感,一点也不神秘,它就是醇厚感的地方性别称!
产区工艺俱佳的好茶,茶味要醇。
不论岩茶、普洱、白茶、红茶,还是其他茶,一概如此。
寡淡味薄,不算好茶!
喝老岩茶,如果储存到位,没有发酸变味。
优质老茶的汤感,入口会更加甘醇绵柔,有厚重感。
但这种茶汤糯糯的,特别醇厚的口感体验,并非所谓的糯米香。
从糯香到糯感,一字之差,含义可差远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大红袍作为一种极具名气的茶,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问大红袍是什么茶,相信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三七红绿,绿叶红镶边“,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西湖龙井作为江南茶区春茶代表,名声大,价格高,但市场也比较复杂。毕竟,只要搭上西湖龙井,价格立马翻几番。巨大的利益,让许多人趋之若鹜。前几年,有人花大价钱买到的却不是正宗的西湖龙井。如今,是春茶上市的季节,今年,茶叶市场情况如何?小时新闻记
什么是明前龙井? 明前龙井是指在清明节前采摘的嫩芽炒制龙井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珍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美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有关碧螺春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地民间最
普洱茶● 历史渊源及发展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是中国茶叶中极具特色的茶类。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
关注荣瑞祥,带你了解更多茶知识、资讯#茶生活##普洱茶##茶#生茶和熟茶因茶性、制茶工艺等的不同,被划分为生熟两种,很多新茶友刚开始接触普洱茶时,会觉得很难区分。其实并不难,只需要从这6点入手,就很容易分辨。1.工艺不同生茶和熟茶在晒青毛茶
近年来,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回甘、越陈越香等特质,征服了无数茶友。在选购普洱茶的过程中,茶友们是否发现普洱茶的价格杂乱无章?特别是在一些购物平台搜索“普洱茶”,将其对比,价格差异可谓是天差地别。影响普洱茶价格高低的因素有哪些?详细看如下:
关注荣瑞祥,带你了解更多茶知识、资讯#普洱茶##茶##茶生活#一山一水养一木,以山头命名的冰岛、班章、易武、景迈、昔归,皆是难得的好茶,世当珍惜。但你知道这5大普洱茶界的名山茶,口感上都有什么特点吗?一、老班章普洱茶的特点老班章被称之为茶界
安化黑茶“三砖”:花砖、黑砖、茯砖 花砖:由花卷茶演变而来,砖面四周印有花纹。 花卷的加工方法是用优质黑毛茶作原料,用棍锤筑制在长形筒的篾篓中,筑造成圆柱形。后来,将“花卷”改制成为长方形砖茶,正面边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来源:观潮的螃蟹在茶的世界,如果少了刘仲华,可能还要暗淡很长时间。因为,那一片小小叶子所含的精彩,可能要推迟很久才能被人们发现。自从茶叶的茶氨酸、茶黄素、茶多糖等高附加值成分,被刘仲华研发的技术提取出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