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09:09 | 浏览:84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岩茶课堂
丨作者:李麻花
《1》
提起老茶,列位看官会想到什么呢?
白茶?普洱茶?
想来,极少会有茶友第一时间联想到岩茶。
近来,有位茶友和李麻花分享,说自己喝了几泡不同年份的大红袍,感受太深刻,甚至有些“毁三观”。
李麻花疑惑:喝几泡陈年大红袍,连三观都毁了?
“又苦又涩又麻,还有一股浓烈的火味,一点也没有大红袍的花果香,这难道不是毁三观吗?”,茶友说出了缘由。
通常茶农卖岩茶,多是当年或者隔年清仓,极少愿意囤积岩茶。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想观察陈年岩茶的特性,故而将小部分岩茶一年又一年陈下来。但那是极少的。
“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可见,隔年陈,是岩茶先民们的普遍习惯。而时至今日,由于有销售和库存上的压力,岩茶茶农们是十分愿意当年就清掉岩茶的。
茶友问,白茶是越陈越好,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魅力,而岩茶却为什么不是越陈越香呢?
要解开这个困惑,这还要从岩茶的焙火工艺说起。
《2》
传统的武夷岩茶的火功,分为三种,依次为轻火、中火、高火。
近年来,善变和善于创新的武夷山茶农,在原有火功的基础上,发明了介于中火和高火之间的火功,茶农们称之为中足火。
另外,为了打开、迎合、占领梦寐以求却尚未企及的北方市场,武夷山茶农还研发出了中轻火茶。
有了中足火和中轻火的加盟,武夷岩茶的火功,变成了五种。
这五种火功,每一种火功都有它独特的手法和工艺,像是五种魔法,能把武夷岩茶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香气和汤水来,可以说,武夷岩茶的迷人,尽在火功之“魅力”。
《3》
细数岩茶五种火功之轻火
轻火:指相对较低的温度焙火。因为温度比中火和高火来的低,对于岩茶来说,火力比较轻,所以俗称轻火茶。
轻火茶的特征是:叶底三红七绿特征明显,冲泡时香气高扬,多以清新的花香为主,茶汤颜色金黄、透亮。汤感较清淡,适合刚接触岩茶的茶友。
在武夷山,有哪些岩茶适合用轻火工艺制作呢?(备注:以常见的岩茶品种为例)
1、黄观音
制作成轻火茶的黄观音,多用的是外山料(非武夷山茶青,多指的是产自建阳、建瓯的茶)。
这些外山产的黄观音,内质不丰富,汤感清薄。为保留外山黄观音的仅有的唯一的特点——香气,制作时火功不能太高,若是低沸点的物质都消失了,这黄观音喝着只有苦涩感了。
2、黄玫瑰
轻火茶不耐存放,所以用于制作成轻火茶的黄玫瑰,大部分使用的也是建瓯、建阳产的茶青。正岩的黄玫瑰茶青,舍不得做成这样轻的火。
3、黄旦
黄旦,是高香茶的代表品种之一。也多是用外山茶制作。
4、金牡丹
制作成轻火茶的金牡丹,多是一些外山茶青,因特点本身少得可怜,只能通过低焙火来保留花香。
5、水仙
水仙茶,内质丰富,若是制作成轻火茶,未免太可惜。
我们市面上接触到的轻火水仙,多是用外山茶青制作而成,汤水较薄,多为兰花香。
要是用正岩水仙制作成轻火,未免太浪费。
6、肉桂
肉桂,极少制作成轻火茶。若是把正岩肉桂制作成轻火,极容易返青,未免太浪费!天心村茶农自然舍不得把肉桂做成轻火的。
7、大红袍
正岩大红袍,品质极好,若是用轻火制作,暴殄天物。
除非是半岩拼配的大红袍或者是外山的大红袍,才会为保留大红袍的香气而制作成轻火茶。
《4》
细数岩茶五种火功之中轻火
中轻火:焙火温度比轻火茶高一些,但温度比中火茶低,俗称中轻火。
中轻火茶的特征是:叶底三红七绿特征较明显,冲泡时花香高扬,多以馥郁的花香为主,汤色赤金、透亮。汤感微带醇厚感,适合初入门的茶友。
能用中轻火制作的岩茶,品质也不在少数。(备注:以常见的岩茶品种为例)
1、黄观音
制作成中轻火的黄观音,多用外山料制作而成,火功高了之后,花香会变得收敛些。
2、黄玫瑰
中轻火的黄玫瑰,基本上也以为外山料为主,可惜外山茶内容物较少,往往是瑜不掩瑕,即便有玫瑰花香,也无法让我们忽略外山黄玫瑰的苦涩感。
3、黄旦
火功稍高些的黄旦,花香依旧是主旋律,经过较高的焙火,茶汤会更加醇厚些。
4、水仙
水仙茶制作成中轻火,依旧太浪费水仙丰富的内质,若是为保留水仙香气而放弃茶汤的醇厚感,天心村茶农肯定不答应(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天心村茶农去试验,记住了,是部分。)。
5、金牡丹
金牡丹茶制作成中轻火之后,香气还是以栀子花香,只是汤感会更加浓醇些。
6、肉桂
同样,制作成中轻火的肉桂,太浪费!尤其是在正岩那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斤肉桂都能卖出不低的价格,若是没有焙火没有到位,最后返青了,岂不是可惜?
是以,中轻火的焙火,配不上正岩肉桂的尊贵身份。
7、大红袍
拼配大红袍比较常用低火功烘焙,主要是为了保留不同品种的香气,以维系整体的香型。
《5》
细数岩茶五种火功之中火
中火:焙火温度比中轻火更高,焙火更长,对岩茶来说,火力更高,俗称中火。
中火茶的特征是:叶底隐约可见三红七绿,冲泡后香气浓郁,多为花果香。滋味醇厚、岩韵显,耐泡。茶汤颜色深,多为橙红色,适合有一定喝茶年龄的茶友。
在武夷山众多岩茶品种中,哪些茶会制作成中火呢?(备注:以常见的岩茶品种为例)
1、黄观音
外山的黄观音就不太适合制作成中火茶,内质不够丰富,一经较高温度的烘焙,香气消失,苦涩味明显,太容易暴露缺点。
制作成中火的黄观音,需要一定的内质,至少要用半岩的茶青,如小竹林的黄观音,较为丰富的内质还是经得起较高的焙火。
然,把黄观音制作成中火,需要娴熟的制茶工艺。若是没有把控好工艺,容易让黄观音变得又苦又涩。
2、黄玫瑰
制作成中火茶的黄玫瑰,多用正岩山场(非核心产区)的茶青,比如莲花峰。这些山场,虽不在正岩的核心地带,但品质也绝对有保证,算的上是黄玫瑰一族中的“扛把子”。
中火黄玫瑰,玫瑰花香更为沉郁,茶汤醇厚,清甜感强。
3、黄旦
制作成火功较高的黄旦,对内质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制作成中火茶的黄旦,多用正岩山场(非核心产区)的茶青,如水帘洞山场产的黄旦,就适合制作成中火的茶。
中火的水帘洞换单,汤甜水稠,花香芬芳馥郁,层次变化多,好像一位百变女郎,随时随刻都能给你惊喜。
若是用外山黄旦制作成中火茶,容易出现苦涩味,香气薄弱,容易成为一款没有特点的茶。
4、水仙
水仙茶制作成中火茶,香气和茶汤醇厚度都能处于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兰花香悠长,茶汤醇厚感强烈,喝着十分舒心爽口。
若是正岩的水仙(普通水仙),制作成中火茶后,汤感醇厚,兰花香悠扬,轻啜一口茶汤,感觉整个舌面都被花香充斥着,舒心怡然。
5、金牡丹
金牡丹为高香品种,要是把火焙高,香气容易消失,茶汤易苦涩,通常比较少焙成中火茶。
6、肉桂
制作成中火茶的肉桂,品种香特点明显,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还可能会带有花香,十分难得的感受。
7、大红袍
制作成中火茶的大红袍,也多是用正岩偏一些山场的茶青。中火烘焙,茶汤醇厚感饱满,花果香显。
《6》
细数岩茶五种火功之中足火
中足火:焙火温度较高,温度较高火茶低,比中火茶温度高,俗称中足火。
中足火茶的特征是:干茶叶脉突出俗称“露白骨”。冲泡后,茶香气多表现为果香。滋味浓郁、醇厚,耐泡。冲泡后叶底舒展后可见蛤蟆背。适合有一定喝茶年龄的茶友,特别是某些岩茶发烧友。
武夷山有哪些品种适合制作成中足火岩茶?(备注:以常见的岩茶品种为例)
1、黄观音
中足火的黄观音,对内含物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对制茶技艺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制作工艺到位,才能驾驭得了黄观音,否则稍不注意,香气全无,茶汤苦涩难喝。
若是制茶师傅技术了得,还有可能制作出果香的黄观音来。芒果香、李干香、柠檬香等,足以惊艳我们的嗅觉。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种黄观音,茶汤十分醇厚,完全颠覆我们对黄观音的已有认知!
2、黄玫瑰
黄玫瑰不太适合制作成中足火,那稀有的玫瑰花香容易消失,茶汤较为浓烈。若是没有了玫瑰花香,黄玫瑰黯然失色,倒不如喝花香充足的黄旦。
3、黄旦
火功加深后,对黄旦而言又是一种新的挑战。若内质不足,难以扛得起中足火的高温考验,最后也只能落得个香消玉殒的结局。
也只有像水帘洞这样的正岩山场,才能够孕育出黄旦丰富的内质,在中足火的烘焙下,茶汤醇厚,花香的变化,让人应接不暇,每一冲,都是不同风格的花香。
4、水仙
制作成中足火的水仙,不在少数。牛栏坑、慧苑坑、水帘洞,每一个正岩山场产的水仙,都值得我们细心呵护。
在中足火的火功之下,水仙茶汤醇厚无比,喝到嘴里感觉给舌头做了一次SPA。沐浴在稠滑、柔和的茶汤里,幸福无比。
5、金牡丹
金牡丹,不适合制作成中足火茶,茶香呆板,丝毫没有灵动感,茶汤还容易变得苦涩。
6、肉桂
制作成中足火的肉桂较为常见,这个火功之下,肉桂比较容易出现果香,如水蜜桃香。在中足火之下,天心岩、牛栏坑、马头岩等山场产的茶,总能让我们眼前一新,为之动容,忍不住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
7、大红袍
经过中足火的烘焙,大红袍茶汤醇厚,花果香明显,还很耐泡,能够较大程度让大红袍发挥实力。
《7》
细数岩茶五种火功之高火
高火:焙火温度比足火茶还高,对于岩茶来说,温度高,茶农俗称高火。
高火茶的特点是:叶底三红七绿不可见。干茶颜色呈深褐色,冲泡后,香气多为焦糖香,无明显花果香。茶味浓酽,耐泡,茶汤多为胭脂色。一般茶友难以接受高火茶的口感,部分岩茶老茶鬼喜欢这个口感。
在武夷岩茶,又有哪些品种能经得起高火的考验呢?(备注:以常见的岩茶品种为例)
1、黄观音
不论是哪个山场的黄观音,都不适合制作成高火茶。黄观音先天内质较少,经不起高温烘焙。
2、黄玫瑰
同黄观音一般。
3、黄旦
同黄观音一般。
4、金牡丹
同黄观音一般。
5、水仙
水仙茶制作成高火茶,虽说汤感醇厚无比,但香气太孱弱,几乎感受不到,闻着都是木质香,香气未免太呆板,喝着十分枯燥。
6、肉桂
把肉桂制作成高火茶,实在太挑战制茶师的制茶水平,一个不小心,肉桂全都毁了,是以,我们喝到的肉桂,很少是用高火做的。
除非是卖不出去,囤积在手上,为防止肉桂变质,每年不断地焙火,不断地焙火,最后变成了高火茶。
7、大红袍
与肉桂同理。
开篇茶友所说的陈年大红袍,其实就是每年反复焙火形成的结果,要是当年就能卖完,谁还舍得做成高火茶呢?
《8》
写到这里,李麻花的手已经酸了,比举着画笔作画还难!
还想再和茶友们分享点什么,可文章内容已经足够丰富,若是再写下去,怕是明天不能码字了!
村姑陈说,看在你码字这么辛苦的份上,给你泡牛栏坑水仙吧!
yeah~开心!
怕茶友们看不明白,李麻花做了一张手绘图!助茶友们看的更清楚些。
图片在文末,茶友们请自取。
(如有茶友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岩茶课堂】,了解更多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下个月打算给别人送盒茶,想知道大红袍和金骏眉在红茶里哪个更高级?送礼时更拿得出手?”就事论事,单论问题本身,毫无疑问是选金骏眉。原因没别的,大红袍根本不是红茶。若是对方喜欢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以讹传讹,三人成虎,这是谣传的产生根基。岩茶圈内,被造谣最严重的一个品种。不是肉桂,更不是水仙。而是岩茶茶王大红袍。有些谣言,盘亘圈内,为时已久。论来源,不可追溯。
“状元披袍”“天降祥瑞”大红袍的起源已被赋予传奇色彩~它不仅仅火到大江南北,更是火到全世界。不止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可以说从古至今它稳居在御茶、国礼的位置上级有友友刚开始喝茶的时候,看到“大红袍”几个字,便误以为是红茶( x 达咩 x )人家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喝茶这事讲究个缘字,就拿我来说,六大茶类几乎所有的茶类都喝过,但唯独除了青茶(乌龙茶)类,其他茶类都有自己喜欢的茶叶。对于乌龙茶,虽然谈不上讨厌,但也绝对谈不上喜欢。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字不合。但凡事都会有变化,例如我最近就喜欢上了乌龙茶
印象大红袍有什么?.../有山,有水,有硕果累累的纪录有灯,有光,有目不暇接的舞台有歌,有舞,有创意无限的表演……以上种种,是大家所熟知的印象大红袍除此之外,印象大红袍究竟还有什么呢?能够让五湖四海观众持续不断地千里奔赴而来能够让演出效果、
怎么也没想到,这种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极品泥,竟然“失踪”了。明末清初,紫砂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一种神秘泥料,被传为“大红袍”。经大红袍烧制的紫砂壶,颜色娇嫩,大红如血,结晶密度极高,经过八到十次的泡茶后,会从里向外产生油脂,形成温润的“包浆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种类繁多,从古至今所传品种约有1000余种,其中,大红袍是当家品种之一。武夷岩茶(大红袍)系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其制作技艺源于明末,形成于清初,是由绿茶、红茶的制作技艺演变而成,已有
傍晚,当晚霞布满天空可爱的观众们早早已在剧场门口等候入场夕阳下的剧场,分外迷人游人如织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置身其中体验山城的温柔这是一份炙热的爱只为这场演出!我们在岗,安心观演—— 亲切的微笑,欢迎你来呀 ——很多来过现场看过演出的观众朋友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