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红茶、绿茶滋味轻柔、茶气不足,不如普洱茶与岩茶解茶瘾?

时间:2022-08-27 21:22:53 | 浏览:392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茶气这个词,不知从哪传出来的。茶叶圈子里,时不时就能听到一些茶气的言论。稍微观察了下,茶气就像万金油,但凡和茶味评价沾点边的内容,都能牵扯到茶气。比如,形容一泡好茶内质丰沛,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气这个词,不知从哪传出来的。

茶叶圈子里,时不时就能听到一些茶气的言论。

稍微观察了下,茶气就像万金油,但凡和茶味评价沾点边的内容,都能牵扯到茶气。

比如,形容一泡好茶内质丰沛,茶味层次鲜明时,有人会夸奖,嗯,这款茶的茶气很足。

比如,遇到回甘迅速,唇齿之间留香持久的茶叶时,也有人感慨,哇,茶气很强。

再比如,形容某款茶很有劲道感时,还可以这样夸,此茶饮入口中,茶气绵绵不绝。

再再比如,形容茶味浓苦,滋味刺激时,也有人会搬出茶气来粉饰太平,哟呵,这茶的茶气很猛!

总而言之,茶圈江湖里,茶气的出镜率很高。

但因为茶气本身看不见、问不着、摸不到,概念特别抽象。

各式各样关于茶气的形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后,很多新手茶客会很迷茫。

哎,老茶客口中经常提起的茶气,究竟是啥啊?

喜欢专研求证的茶客,在翻遍《茶叶审评》规范术语后,不难看出一点。

官方茶叶评判标准里,何为苦?何为涩?何为粗老味?

白纸黑字,一目了然。

但里面,从头到尾没有“茶气”这个名词。

某种意义上,茶气一说仅是圈内口头阐释,并非严谨定义!

《2》

茶气究竟是何物?

这个问题在不同茶客眼里,能找出不同的答案。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一而足。

一千个观众就一千哈姆雷特,各不相同。

很多时候,茶气经常会被人理解成以下3种饮茶体验。

要么是,出汗论。

认为茶气足的茶汤喝下去后,容易让人出汗。

几杯热茶下肚,若能快速发汗,没一会功夫,满头大汗,额头冒汗,掌心出汗,说明这款茶的茶气很强,品质不俗。

结合现实情况看,这种判断标准显然不严谨,有不少“漏洞”。

七月八月盛夏之际,一旦离开了空调房,哪怕不喝茶,连喝几杯热水热汤,也会浑身是汗。

难不成,白开水里头也含有茶气?

照这样想,所谓出汗多就等于茶气强的观点,无疑是自相矛盾,没有可信度。

要么是,打嗝论。

认为茶气充足的好茶在饮入后,茶气会在人体五脏肺腑内流动,从而让人连连打嗝。

这种将茶气联系到打嗝的观点,听起来就不靠谱。

打嗝是日常生活的常见小插曲,论打嗝的形成机理,说来复杂。

吃太饱、吃太快、消化不良、边吃饭边说话、喝了碳酸饮料等,都容易引起打嗝。

同样一泡茶喝下去,因个人体质不同,张三不时打嗝,但李四从始至终没有半点想要打嗝的感觉。

试问,要是参考“打嗝论”来验证茶气的存在,岂不是要闹出笑话?

要么是,苦味论。

认为茶气足的茶叶,普遍刺激性很大。

茶汤入口,苦涩浓烈,煞口强劲,尤为重口味。

但说句实话,按这样去喝茶,着实是剑走偏锋。

好茶以香清甘活、茶香馥郁、滋味饱满、汤感醇厚、回甘生津、唇齿留香为贵。

历来就没有苦味重,涩味强才是好茶的说法。

从喝茶体验看,苦涩强烈的茶汤喝起来压根不好喝,何谈苦味重等于茶气足?

《3》

茶圈江湖里,关于茶气的定义,各家都不相同。

除了前面的出汗论、打嗝论、苦味论外,还有许多不尽相同的说法。

比如,喝了容易茶醉就是茶气足的表现;喝茶后容易饿证明茶气很强;能解乏解困就是茶气很充足的表现……

总而言之,茶圈内关于什么是茶气的说法,至今没有定论。

从个人感受看,如果将茶气视为好茶的正面积极表现,那不应该片面化地将茶气与出汗、打嗝、茶醉等概念挂钩。

某种程度上,好茶的茶气是一种让人喝完之后,还想再喝的美妙感。

遇到一款自己特别满意的好茶时,泡开喝,只感觉香气、滋味、韵味无比惊艳。

喝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旧念念难忘。

以至于在喝不到茶的日子里,牵肠挂肚,尤为牵念。

只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坐下来慢慢细品,方能一解相思。

才下喉头,却上心头。

这种对好茶的持久回味与挂念,才是一流好茶的硬实力所在。

毕竟,一款茶要是喝着平平无奇,香气寡淡,滋味单调,喝茶之后压根留不下印象,何谈回味?

毕竟,遇上酸味重,苦味浓,酸涩强烈的怪味茶,只喝一口就不想再喝下一口,试喝过后心里留下“心理阴影”,这样的茶简直恶劣至极。

唯有喝茶时,香气滋味俱佳。

喝完一泡茶后,喉间甘润,回甘生津,回味舒适无比,才算好茶的硬实力展现。

这种持久又美妙的“良性反馈”,更能代入茶气去理解!

《4》

茶叶圈子里,一度盛行“鄙视链”的说法。

认为绿茶普遍茶气很弱,喝起来没有岩茶、普洱来得茶气凶猛;

觉得白茶、红茶的茶味只是香香柔柔,喝茶时不如普洱与岩茶能解决“茶瘾问题”;

认为白茶、绿茶、红茶等轻柔茶味容易让人喝腻,普洱与岩茶才是茶圈鄙视链顶流……

看过前面一系列关于茶气的争议后,大家不难想明白。

这些所谓的鄙视链说法,大多只是岩茶、普洱爱好者的片面观点。

情人眼里出西施,各花入各眼。

或许在爱喝绿茶的茶客眼中,将上述内容彻底颠倒过来,认为岩茶和普洱只是茶味很重,茶气没有绿茶美妙,也不是没有可能。

部分茶客因为自己钟爱于某种茶类,才会得出这样的“偏心”观点。

但客观公正来看,不同的茶类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

喝绿茶,绝非是茶味淡,不耐泡,汤感不够厚。

只要品质过得去,优质绿茶历来以清新爽口风味为主,适合喝茶口味偏爱小清新的茶客。

白茶和红茶,也并非是香香甜甜那么简单。

事实上,白茶的风味以鲜香醇爽为主,并非是只看甜不甜。

新白茶喝起来鲜爽十足,毫香花香馥郁。

老白茶尝起来汤感甘醇饱满,药香陈香悠扬。

茶味体系丰富的白茶,若是单以甜味论英雄,未免太片面。

哪怕是发酵程度比较足的红茶,茶味评价标准里,也不是只看一个甜字。

对红茶来说,茶味并非越甜越好。

喝起来清甜、甘甜、香甜、甜美,甜而不腻很重要!

比起甜到发腻,红茶的甜味更偏向于充满馥郁鲜美花果香的清甜柔美。

喝起来又香又滑,特别美妙!

《5》

有句话说得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喝茶也是如此,因为懂得,所以才会慢慢欣赏。

绿茶的清新爽口,白茶的鲜香醇爽,红茶的清甜饱满,岩茶的岩骨花香,普洱的风味层次……

不同茶叶之间,仅是风味个性不同,难以得出孰优孰劣之分。

只有慢慢欣赏,才能懂得个中美好。

如果扔下一句片面化的观点。

认为绿茶、红茶、白茶普遍茶气轻柔,不如普洱与岩茶。

这种观点,未免有失偏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不同时节有不同美景,不同的茶类亦有不同的风情,不可轻易替代!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资讯

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叶这么多,为什么这几年火起来的是白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过去十年,白茶堪称茶界黑马。以强劲姿态,走红茶圈。随着知名度节节提高,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事。很多茶客在接触白茶时,会情不自禁地将它和自己熟悉的茶叶做比较。白茶和绿茶有什么不同,怎

绿茶、白茶、岩茶、红茶,分别用什么水温冲泡?有什么特别讲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当今的茶圈,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镜头,向观众介绍所谓的“茶知识”。不过,究竟是伪科学还是真科普,这点有待考证。并且,他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砖家。此砖家

茉莉花茶是绿茶,大红袍是红茶,普洱茶是黑茶,我这么分没错吧?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茶圈里有一道入门题,六大茶类包括哪些茶?茶圈里有一道易错题,六大茶类包括哪些茶?平时经常看到,有人混淆了茶叶的基础分类。比如,老一辈爱喝花茶的茶客觉得,以前的花茶这么火,大江南

白茶、红茶、绿茶滋味轻柔、茶气不足,不如普洱茶与岩茶解茶瘾?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茶气这个词,不知从哪传出来的。茶叶圈子里,时不时就能听到一些茶气的言论。稍微观察了下,茶气就像万金油,但凡和茶味评价沾点边的内容,都能牵扯到茶气。比如,形容一泡好茶内质丰沛,茶

从福鼎白茶、武夷岩茶,到桐木红茶,真正的好茶区,是什么样的?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前两天在武夷山,去了一个很久不去的山场。邂逅了一个很久不见的人。有些人,你见到了,会当作没见到。有些人,你见到了,会冲上去暴揍一顿。有些人,你见到了,会感慨一番,继而擦肩而过。

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红茶,中国6大茶类这下全看懂了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按照制作工艺不同,国人将茶叶分为6大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如果不考虑适制性原则,理论上不管是哪里产的茶树原料,都可以按照相应的工艺制作任何一种茶。国外众多茶叶生产国就没有考虑这一原则,只按实际消费

茶叶背后的故事: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

中国传统的茶叶,按照发酵程度与制作工艺,可以分为六大门类,分别是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与乌龙茶,它们各具特色,背后也都藏着丰富的故事。时至今日,饮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小小的茶叶对于我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但这些故事可能并不一定为

同样是茶叶,红茶和绿茶有何区别?夏末秋初之际适合喝哪种?

中国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不过中国茶叶种类众多,大家到底最钟爱哪类茶叶?经过大数据统计,绿茶和红茶脱颖而出,并列榜首,成为中国人最爱喝的茶叶种类!并列榜首总是要被拿来比较,那么红茶和绿茶有哪些区别呢?首先,说一说它们的共同点!红茶和绿茶都是采

红茶里的天花板,金骏眉凭什么可以卖到上万一斤?5点答案是关键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上个礼拜,去了一趟武夷山。顺道,驱车拐进桐木。提前告知相熟的茶农,请他们帮忙报备后,才得以在皮坑关卡顺利通关。对了,桐木高山一带可是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茶王全新出炉!看世界红茶起源地的茶界盛事

红色,是张扬而热烈的颜色,一出现就能强势占据视野,当这种浓烈映射到茶中,便成为了故事主角的炫目光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中国红茶,早在三四百年前便风行欧洲,而在一众走出去的中国红茶里,光泽红茶当属其中翘楚。光泽红,中国红。光泽是世界红茶的起源地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玉门关旅游攻略广元新闻头条网海南旅游网家具品牌网今日衡水龙潭古镇旅游网剑南春股票网通威股份A股刷卡机品牌网益阳头条新闻网去哪儿旅游资讯网王祖蓝影迷网百家姓氏起名网天然九眼天珠ChatGPT中文网
云南普洱茶官网-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陈年普洱茶熟茶砖、云南普洱茶生茶、云南十大普洱茶、宁喝一两碎银子,不喝十斤普洱茶、大益最高端熟茶、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云南普洱茶十大排名、大益茶TAETEA、下关沱茶、中茶CHINATEA、老同志、八角亭、陈升号、庆沣祥、澜沧古茶、福海茶厂、雨林古树茶、十大普洱茶品牌排行榜。
云南普洱茶官网 qujiudian.com ©2022-2028版权所有